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东湖评论:让中医药文化转化为人民群众切实的获得感

时间:2025-07-06 10:35:00 点击数:0

据初步统计,202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总诊疗量超16亿人次!自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以来,中医药事业在法律保障和政策引领下,一路高歌猛进,湖北也是浪潮中的积极践行者,通过传承与创新,将中医药文化这颗传统文化的瑰宝,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让“家门口”的中医诊疗成为日常,让“中医药+”的创新模式遍地开花。

法律护航,政策引航,中医药这艘大船正乘风破浪。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医药领域的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法律,为中医药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法律的护航下,一系列配套法规和规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构建了中医药发展的坚实“四梁八柱”。湖北省积极响应国家部署,将中医药振兴纳入重要议程。2025年湖北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深入推进“能级跨越、科创引领”等重大战略,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湖北建设。

从“写在纸上”到“融进生活”,中医药文化在荆楚大地上落地生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湖北正将这一目标细化为触手可及的服务温度,在武汉市硚口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了中医诊室、中医治疗室、中药房、中医健康教育室等,配备了一系列中医药设备;在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群英村,村民在家门口的“中医阁”就能接受中医理疗。湖北各地着力构建的“以县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正将中医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零距离”,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中医药的根在脚下,路在远方。作为“医药双圣”李时珍的故里,湖北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罗田县深挖这份宝贵资源,引入现代生产技术,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推动产业从“卖草”向“卖技术”升级转型,激发经济活力,真正惠及民生。同时,湖北的目光不止于脚下,还投向广阔的世界,蕲春县以蕲艾产业为引领,通过“三产融合”和“千城万店”计划,打造千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蕲艾品牌价值跃升至142.58亿元,带动30万人就业,产品畅销海内外,实现了从“养在深闺”到“誉满寰宇”的华丽转身。

杏林春暖惠荆楚,岐黄新韵动九州。从政策到服务,从传承到产业,湖北正以全方位布局,让中医药既成为守护百姓健康的“身边人”,又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书写健康中国的荆楚华章,让“中医药”名片在世界东方熠熠生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余蕾(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王舒娴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空气净化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