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甘旗卡站派出所:沙海织网,用8万平米草方格降服“沙魔”

时间:2025-05-06 14:56:00 点击数:0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腹地,一场人与沙的较量正在上演。近日,通辽铁路公安处甘旗卡站派出所联合科左后旗林业和草原局,采用传统草方格沙障技术,成功锁定新通客专铁路沿线120亩流动沙丘,用生态智慧筑牢高铁安全防线。

  在新通客专铁路沿线,400余米的铁路栅栏长期遭受风沙的无情侵蚀。每到春季,狂风如同脱缰的野马,裹挟着细密的沙粒呼啸而过,短短数日即可将1.8米高的铁栅栏掩埋过半,形成触目惊心的“沙墙”。

  “风沙大的时候,沙堆得比栅栏还高,巡线时甚至能看到野兔从沙堆上‘翻’进铁路。” 甘旗卡站派出所民警杜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言语间仍透着几分担忧。

  “以前沙害严重的时候,我们总是联合铁路企业用铲车推出一道屏障,但是一阵大风过后,沙丘又将栅栏掩埋,维护成本较高,而且推得不及时容易造成危险,给高铁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甘旗卡站派出所副所长郭宏淼说道。

  为彻底摆脱沙害的威胁,保障高铁平稳运行,今年以来,通辽铁路公安处甘旗卡站派出所联合科左后旗林业和草原局治沙造林股,经多次调研,引入“草方格沙障”技术——将稻草等材料扎成1米×1米的方格,半埋入沙中,形成网状固沙带。

  4月20日,在风沙肆虐的铁路沿线,30余名治沙队员正弯腰铺设着1米见方的草方格。他们日均扎制2000余个网格,将8万平方米的流动沙丘编织成固沙网络。科左后旗林草局治沙专家介绍,这种方法可降低地表风速50%以上,减少80%沙粒沉降,成本较传统工程固沙降低60%,且无需后期维护。

  “每个草方格都是与时间的赛跑。”治沙队员阿日根抹去额头的沙尘说,“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但多扎一个格子,高铁就多一分安全。”

  工作间隙,当复兴号列车呼啸驶过曾经的沙害重灾区,车轮与铁轨的铿锵节奏,仿佛是为这场生态保卫战奏响胜利的乐章。通辽铁路公安处负责人表示,铁路民警将利用配备的移动终端实时接收沙情预警,并联合属地群防群治力量实现“隐患发现-精准定位-快速处置”闭环管理,在“人沙博弈”中取得胜利,让“中国速度”在安全的轨道上持续飞驰。(潘海涛 王震)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空气净化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