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新人挑大梁《西楼会》亮相“好戏安徽”第二季

时间:2025-05-03 18:30:00 点击数:0

大皖新闻讯“这茶盏你与我穿针引线,这茶盏你与我撮合良缘”,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演出的黄梅戏传统剧目《西楼会》,2日晚在安徽大剧院拉弦开唱。“好戏安徽”黄梅戏文化精品剧目展演展示工程暨文化惠民促消费活动——第二季“致敬经典 凤鸣声声”活动第三场精彩上演,本季演出活动的后四场重磅演出,也正式移师安徽大剧院。

《西楼会》讲述青年才俊、寒门书生洪莲保与当地首富方家小姐秀英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成就美满姻缘的爱情故事。剧情充满了浪漫与温情,同时也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忠诚和勇气。

《西楼会》是一部黄梅戏传统36本大戏之一,“新老结合”是该戏主演汪春霖对这次演出的总结,一本老戏,一群年轻演员,“这次演出阵容都是年轻演员,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今年25岁的青年演员汪春霖是一名“00后”演员,汪春霖在剧中饰演男主角洪莲保,从“花旦”转到“小生”,“有挑战,但更有激情。女生要演出‘小生’的潇洒才情,对我的挑战不小,尤其是剧中洪莲保男扮女装相会心上人,男子汉的气概和女孩子的柔弱何时流露,得随着剧情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汪春霖在接到剧本后,反复揣摩角色的人物特征,“一台大戏中挑大梁,我的内心非常激动,同时也是非常惶恐的,毕竟自己的专业技能还是非常有限的,我只能不断的努力,让更多的前辈老师和戏迷朋友们认识自己,给自己的表演能够提出更多的宝贵建议,因为戏就是演员最重要的事情,老师和导演言传身教,传授了许多精湛的表演技法,收获非常多。”

汪春霖介绍,剧院年龄最小的演员只有17岁,“我们00后其实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让黄梅戏在新时代中焕发活力吧,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我们黄梅戏,来喜爱我们黄梅戏,走进剧场来观看我们现场演出。”

当晚的观众中有一位资深戏迷--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老师黄文奇,他直言,这场《西楼会》最吸引自己的是人物的塑造,“对于男女主角从相爱相识到突破困难走到一起的描述,不呆板,比较生动。另一方面,有几个小的角色——第一个是媒婆,虽然不是主要的角色,但对于节奏的把控,还有整个情绪的带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富家少爷的角色,这个角色的喜剧性非常强。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两个角色。”

“非常经典的传统剧目,演员也很好,把传统戏的韵味演出来了,原滋原味,看得很过瘾。”来到现场看戏的储先生也是老戏迷,他说:“看演出单有很多新名字,但冲着传统剧目还是来了,整场看下来,超出了预期,为黄梅戏有一批优秀的年轻黄梅戏演员而高兴。”根据安排,5月3日到5月5日,太湖县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的原创黄梅戏《伊犁月》、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牛郎织女》和《天仙配》,将先后在安徽大剧院上演。

本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省政府外事办、省文联共同主办,涵盖惠民演出、文旅宣传、文化市集、惠民观影、消费补贴、学术研讨等六大板块。今年恰逢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诞辰95周年,为致敬大师、传承经典,本次展演特别策划“经典与传承”并行的剧目体系,省市县三级演出阵容集结省城,国有院团和民营院团轮番端上“看家戏”,梨园名家与青年新秀竞相亮出“拿手戏”,充分展现安徽黄梅戏艺术舞台传承发展的盎然生机和闪亮成果,《西楼会》主演阵容“新老结合”,便是黄梅戏演员传帮带的集中体现。

安徽大剧院演出现场也搭建了文旅推介平台,发布当地文旅资源及惠民消费举措,同步开展“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活动,打造“演艺+旅游”新场景。文化企业在剧场开办文化市集,集合图书、非遗、文创、特色商品展销,打造沉浸式文化消费场景。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编辑 张大为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空气净化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