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06 08:52:00 点击数:0
这个“五一”假期,央媒深度关注西宁!西宁又一次凭借独特魅力在央视、新华社等央媒狠狠火了一把!
以花海为“颜值担当”,展现生态之美,吸引八方游客;
以民俗为“文化内核”,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彰显文化之美;
以动物保护为“情感纽带”,传递人文关怀,体现人文之美……这个“五一”,央视镜头中的西宁向全国的观众展示了一场“可看、可感、可参与”的文旅大戏。
镜头之下,花海的绚烂、民俗的多彩、对高原动物“凌小蛰”的悉心保护,共同绘就了一幅充满生机与魅力的西宁文旅画卷,让全国观众为之瞩目。
花海“霸屏”:满城繁花开启西宁最美时刻
“五一”期间,西宁化身为花的海洋,丁香与郁金香争奇斗艳,成为央视镜头里生态美的绝佳代言人。
跟着央视的镜头走进人民公园,23万株郁金香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34个品种五彩斑斓。红的热烈奔放,像燃烧的火焰;粉的娇嫩甜美,似少女的脸颊;黄的璀璨夺目,如金色的阳光;紫的神秘高贵,仿佛梦幻的星云。花浪层层叠叠,与园内精致的园林景观相得益彰,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这是杜甫笔下的丁香花。西宁街头巷尾的丁香花,宛如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诗意的薄纱。昆仑路的紫丁香绵延2公里,形成壮观的“香雪海”。微风拂过,紫色的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让过往行人仿佛置身于浪漫的梦境之中。北山美丽园的丁香隧道,更是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最浪漫打卡地”。于是,在这个“五一”假期新华社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因丁香而产生的一场跨越千里的双城互动,从高原到冰城,花香是共同的语言,当高原丁香遇上北国丁香,西宁恰恰遇上了哈尔滨。在央视直播《“三朵金花”探“丁香三景”》里,一场“云”赏花之行就此展开,观众们跟随主持人的脚步,穿梭于丁香花海之中,感受扑面而来的芬芳;聆听老西宁人讲述丁香花背后的故事,品味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园艺师深情讲述丁香成为西宁市花的故事,从城市绿化的艰辛历程,到市民对丁香的深厚情感,将生态之美与人文情怀紧密相连,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对自然的热爱与呵护。
“五一”期间,为了让游客能全方位领略花海魅力,西宁精心规划了两条特色赏花路线。花海不仅带来了视觉的享受,更成为拉动经济的强劲动力。假期前三天,西宁共接待游客91.5万人次,西宁纳入监测的30个景区接待游客64.69万人次,花卉主题公园占比超40%。“高原花城”的名号愈发响亮,携程《2025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数据显示,西宁入境游同比增长191%、整体订单量激增40%,西宁再次跻身全国热门目的地榜单,值得一提的是西宁发放的530万元消费券,涵盖餐饮、住宿、景区消费等多个领域,有力推动了花漾经济,带动周边餐饮、文创消费,让花海成为西宁文旅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民俗盛宴: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文化狂欢
“五一”城北区“豹街”在央视报道中多次出现。
“这里是西宁豹街,在我身后一场民俗巡演正在进行……”央视记者的镜头展示了这场文化盛宴。
“五一”期间,城市中的豹街化身为欢乐的海洋,处处洋溢着节日的热闹氛围。当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落下,一场场民俗巡游歌舞准时拉开了绚丽的帷幕。
民族舞的舞者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服饰,动作优美而富有韵律,他们的每一个旋转、每一次抬手,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民族的动人故事;现代舞的表演者则活力四射,以充满力量感和节奏感的舞步,展现着当代的青春与激情。两者交织在一起,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绽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街区内的“雪豹元素”独具匠心,成为传播亮点。斑马线上的雪豹脚印,仿佛在诉说着高原生灵的故事;3D涂鸦墙的“雪豹骑士”,将现代艺术与高原生态保护主题巧妙融合,既充满时尚感,又极具教育意义,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这种将传统民俗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展现了西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体现了这座城市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与担当。
豹街的夜经济也因民俗巡游而异常火爆。商户数量扩容至200余家,夜间消费占比显著增加。街头巷尾弥漫着美食的香气,一碗碗青稞酿皮酸辣可口,一串串牦牛肉烤串香气四溢,让游客们大饱口福。舞台上非遗展演精彩纷呈,游客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欣赏着传统艺术的魅力,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丝绸之路的繁华与多元文化的交融。尤其消费券的适时发放,更是让游客们能够尽情享受这场文化盛宴,为了将这份独特的记忆带回家,于是纷纷购买特色文创产品,进一步繁荣了当地文旅市场,让传统民俗在现代消费场景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高原动物保护:守护生命的温暖故事
雪豹幼崽“凌小蛰”的救护故事,成为央视关注西宁生态保护的温情篇章。
这个“五一”假期,西宁野生动物园迎来了客流高峰,大批游客都希望能够一睹雪豹的风采,于是央视将镜头对准了备受瞩目的“凌小蛰”,并带来了关于它的最新情况报道。
经过50多天的救治,它的体重从9.7公斤增长到了15.4公斤,现在不仅实现了受伤恢复之后的首次自主跳跃,而且它的活动能力也显著恢复。
“凌小蛰”不仅是一只需要救助的雪豹,更成为西宁生态保护的“形象大使”。
通过央视镜头的数次聚焦,在这个“五一”假期,西宁找到了这种“自然为底、文化为魂、生命为脉”并结合有力消费刺激政策的新发展模式,西宁独特的城市智慧与魅力正在让这座高原城市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央视、新华社等央媒的多维度聚焦,本质上是对西宁文旅发展逻辑的高度认可。
“五一”假期,西宁通过花海、民俗和对高原动物的保护,在央媒舞台上全方位展示了自身独特的魅力。这不仅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更是西宁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道路上的生动实践,让全国乃至世界看到了这座高原城市的无限活力与美好未来。
(记者 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