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9 09:45:00 点击数: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程建华 通讯员 程雪华
近日,巨野县人民医院肝胆胃肠外科主任刘培合医师团队成功为一名特殊解剖结构的"镜面人"患者实施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切除术(Kimura法)。该手术系医院首例针对全内脏反位患者的复杂胰腺肿瘤切除案例,标志着医院在胰腺外科领域实现新突破。
患者为57岁女性,体检发现胰腺占位后经增强CT检查确诊为胰体尾部富血供肿瘤,同时存在全内脏反位现象。经多学科会诊讨论,结合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由于该肿瘤虽属低度恶性但存在局部浸润风险,医疗团队决定采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式。
手术面临罕见解剖挑战——患者心脏、肝脏等脏器呈镜像分布,血管走行与常规解剖结构完全相反。主刀医生需在术中全程构建反向解剖模型,对血管裸化等关键操作提出极高要求。医疗团队凭借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历时3小时精准完成肿瘤切除及脾血管系统保留,术中出血量控制在50ml以内。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胰瘘、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0天康复出院,腹腔引流管已按期拔除。
据刘培合主任介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是临床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约占胰腺肿瘤的1%-2%,1959年由Frantz首次报道,1996年获WHO正式命名。该病术前诊断难度较大,需与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疾病鉴别。而"镜面人"即全内脏反位(situs inversus totalis)属百万分之一的先天性解剖异常,其内脏器官呈镜像分布,如心脏位于右胸腔、肝脏在左腹腔等,为手术操作带来独特的空间认知挑战。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既展现了医院在多学科协作、精准医疗方面的综合实力,也为特殊解剖结构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给予高度评价,目前正进行规律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