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纪录片《叶健强跑街》上线广图官网,来看看他怎样“跑街”

时间:2025-04-29 23:20:00 点击数:0

4月28日,广州图书馆(以下简称“广图”)自制口述纪录片《叶健强跑街》在线下与广州市民见面。该片回顾并呈现了著名摄影家叶健强50年跑街生涯,也借由他的镜头透视广州在半个世纪时光中的变迁。作为2025年“广州读书月”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广图策划并举办了这部纪录片的展映交流活动,叶健强亲临现场与观众分享自己关于跑街摄影的感受与思考。

纪录片《叶健强跑街》片中人物及主创团队合影

随着广图“叶健强跑街摄影”专藏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市民今后可通过广图官网浏览、观看叶健强纪实摄影作品和口述历史影像。

口述影像:记录“叶sir”50年跑街生涯

今年72岁的叶健强人称“叶sir”,被广州街坊所熟知的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在羊城街头巷尾拍摄市井生活,因为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风格得名“鬼眼跑街”。2023年6月,叶健强将个人职业生涯的摄影作品整体捐赠给广图,设立“叶健强跑街摄影”专藏。广图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简称“纪录片中心”)随即开展口述历史项目,以口述资料采集全面记录叶健强的人生历程和专业成就。

广图馆员曾洁介绍项目情况

纪录片中心项目负责人曾洁介绍,该项目历时一年多,采集口述历史及纪实影像合计约70小时,累计口述文稿约14.5万字,进一步丰富了广图“广州记忆”文献专藏。本次展映的纪录片《叶健强跑街》便是以这批口述资料为基础制作完成的,时长37分钟。片中将纪实拍摄的动态影像与叶健强不同时期拍摄的纪实照片交叉叙事,从而形成了跨时空的对话,构建叶健强摄影镜头前后所呈现的影像与城市的共生叙事,让观众在动静交织中感受广州在城市发展中的“变”与“不变”。

该片于2024年年底在广州广播电视台首播,目前已在“广州图书馆智慧媒资服务平台”上线,市民可登录广图官网观看。

鬼眼跑街:人文温度与历史厚度的并存

本次展映交流活动邀请了叶健强本人及多位片中受访人物来到现场,分享观看纪录片《叶健强跑街》的感受,探讨叶健强跑街摄影在当下的意义与价值。

谈及50年跑街生涯,叶健强认为自己始终保持着感恩的心态,幸运地把握人生的际遇,从事值得付出一生的事业,将广州的历史变迁一点一滴保存下来。如今,他更加希望看到年轻一代成长起来,在新的时代能够以生动的方式持续记录广州的发展和广州人的精神。

叶健强与读者分享“跑街”生涯感悟

《羊城晚报》原广州新闻全媒体编辑部主任陈春凝与叶健强共事多年。在她眼中,叶健强的跑街摄影作品兼具公共性与时代性,是人文温度与历史厚度的并存,是“小日子”与“大时代”的交响;既有微观的记录也有广州人生活态度的凝练,能够在守护历史的同时激活关于过去生活方式的记忆。叶健强“一念起,一世行”的跑街精神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同样具有宝贵的价值,是一种值得感悟并仿效的人生态度。

叶健强(左)与读者分享“跑街”生涯感悟

在《南风窗》杂志社原社长陈中看来,过去半个世纪,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叶健强为代表的一代新闻摄影人幸运地与这个时代同频,用手中的相机为自己热爱的城市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档案。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将这批记录广州城市变迁和市民生活的照片完善地保存、整理,使之得以存世、传世,让更多人通过纪实影像了解广州、热爱广州。

加工赋能:以“技术+人文”传承城市记忆

据介绍,叶健强捐赠给广图的纪实摄影作品将在数据序化整理后整体录入“广州图书馆图片数据库”。

广图采编中心馆员谭丽琼介绍,叶健强专藏照片数量多、时间跨度大,预估总量将达到数万至数十万幅,拍摄时间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跨越半个世纪。广图对专藏内容进行了分类著录整理,为每张照片添加题名、内容描述、关键词等信息。

广图馆员介绍“叶健强跑街摄影”专藏

市民可通过广图官网“自建资源——广州图书馆图片数据库”板块找到“叶健强跑街”专栏。在该专栏,市民除了浏览高清图片,还能进行渐进式或聚类检索,精确查找目标照片或通过标签信息查看相关资源。此外,数据库还提供了简单的知识关系图谱,帮助读者了解与照片相关的更多信息,对广州城市发展变迁有更为直观的了解。

目前,“叶健强跑街摄影”专藏的建设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中,广图希望以技术为笔、人文为墨,通过专业细致的编目整理和技术赋能的加工呈现,使这批珍贵的纪实影像从个人视角升华为集体记忆,让不同代际的广府人找到共鸣,更好地传承岭南文化精神。

文|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陈阳 姜力暄图、视频|广州图书馆提供

编辑:朱绍杰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空气净化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