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又一例!男童打水仗后感染,高烧不退!病死率高达98%,医生紧急提醒

时间:2025-07-03 08:49:00 点击数:0

近日,一名男童的妈妈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求助,称孩子6月16日在幼儿园打水仗后,第二天开始持续发烧多家医院检查后一直没有查到病因。




6月30日,男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通过腰穿脑积液的检查,检查出来狒狒阿米巴原虫


据报道,孩子妈妈表示,孩子还在医院,如今意识很好,走路有点飘、没办法好好走路。“目前使用了药物治疗,但是医生一直说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7月2日,孩子妈妈通过社交平台再次发文,她称张文宏医生和感染科的专家将进行会诊。她还求助网友联系正规买药渠道,让孩子尽快用上药。





此前,一名5岁女童家长在社交平台的求助信息引起广泛关注。家长称女孩于6月7日和6月14日游泳和泡温泉,6月22日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的情况,6月23日住进医院后出现抽搐,随后昏迷不醒,并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6月27日被检测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情况非常危急。



6月29日,当事人更新了近况,称孩子脑电图基本是平的,不能自主呼吸,生命体征也在陆续减弱“医生好像已经给我宣判了死刑”。目前仍在全力救治中。



“食脑虫”极易误诊

感染后病死率高达98%


相关资料显示,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是阿米巴原虫的一种,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与更为常见的溶组织阿米巴有很多不同之处。溶组织阿米巴多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肝脓肿;而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跟另外一种自由生活阿米巴(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均称为“食脑虫”临床以脑膜脑炎或脑炎为特征性表现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的治疗在当今医疗界仍是一个难题。该病的总体预后很差,死亡率高达98%,全球仅报道了很少成功治疗的案例。并且所有成功治疗案例均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药物治疗,治疗药物包括喷他脒、磺胺嘧啶、米替福新、吩噻嗪化合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苯达唑、氟康唑和氟胞嘧啶等。由于成功治疗的患者数目非常有限,目前尚未建立标准的治疗方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官方公众号“华山感染”,曾发布过一个15岁的孩子阿文因感染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去世的情况。


鼻组织显微镜下病理图(左)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PCR电泳图(右)


阿文生于贵州,平时经常于家乡河塘中游泳,2018年12月出现鼻部破损,组织病理提示肉芽肿性病变。在2019年5月23日出现发烧,6月2日,阿文求医到华山医院,阿文的脑脊液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显示:阿文脑脊液中检测到150条B.mandrillaris序列片段,相对丰度87.13%。这个名字对于临床医生也是相对陌生的病原,叫作“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即上文的“狒狒阿米巴原虫”)。同年6月9日,阿文经抢救无效去世。


6月29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介绍,“食脑虫”并不是一条虫,而是一类喜欢自己“漂泊”的单细胞小生物,学名叫自由生活阿米巴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有三种——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一旦冲进鼻腔,可沿着嗅神经钻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空气净化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