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96期|113家公司暴露ESG风险,能源巨头暴露权力制衡漏洞

时间:2025-08-13 00:31:00 点击数:0

2025年8月第1周,113家上市公司曝光风险事件171起,风险指数160.05,其中治理风险占46%,环境风险占11%,社会风险占43%。凯瑞德集团ESG风险级别达到Ⅳ级。中国海油原总经理李勇一审获刑14年、中国建筑下属装配建筑公司发生安全事故致1人死亡被罚值得关注。

8月5日,湖北省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李勇受贿一案,对被告人李勇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

李勇出生于1963年,1984年从西南石油学院毕业后进入石油系统工作,历任中海油钻完井办公室主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等职务。1996年至2023年,李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企业和个人在业务代理、产品销售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他人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794万余元。

李勇长期在中海油系统内担任要职,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说明企业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存在漏洞在监督机制层面,李勇的违纪行为持续多年,但未有内部举报或外部监管机构及时介入,说明企业内部监督缺位,包括纪检部门独立性不足、缺乏调查与反馈机制、缺少举报人匿名保护措施等。在合规文化建设层面,李勇多次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如接受供应商宴请、打高尔夫球),说明企业内部合规文化和道德规范未能渗透到管理层,高管对规则的敬畏不足。在人才选育层面,李勇被通报“违规提拔调整干部”,表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选人用人不规范、缺乏公平性和透明度,管理者人事权力运行失控,可能产生裙带关系和滋生更多腐败。

中海油作为能源巨头,掌握稀缺资源,高层管理者长期在关键岗位任职,形成“一把手”独断局面,而监督机制形同虚设,需要通过系统性改革,重塑制度和文化,才能解决权力集中、监督独立性不足及行业潜规则问题。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责编 康华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空气净化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8